陈光院士回母校参加我院70周年院庆院士专题报告会

作者:王箫侣 来源: 发布时间:2022-10-10 点击量:

(通讯员 王箫侣)106日下午材料学院70周年院庆院士专题报告会暨材料强国论坛一号楼报告厅召开该论坛是学院70周年院庆系列学术活动之一。本次论坛邀请到中国科学院陈光院士做报告,论坛由材料学院周华民院长主持。

167A2

周华民院长指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勤学而交流,则博学而睿智”,交流是学术不断创新的阶梯,作为院庆系列活动之一,本次报告是一次学术盛典,随后,他代表学院对陈光院士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崇高的敬意。

陈光院士作《轻质耐热TiAI合金》主题报告。他表示,入学我校时“今天我以华工为自豪,明天华工以我为骄傲”的横幅给他留下深刻印象,本次报告是回到母校的一次汇报。他首先介绍了自己的工作单位——南京理工大学的发展历史,并回顾了自己的求学之路。

陈光是恢复高考后首届大学生,本科毕业于河北机电学院铸造7701班;1983年赴哈尔滨工业大学铸造教研室进修;1986年赴华中工学院铸造专业攻读硕士学位,师从熊国庆教授、黄光教授,他表示,在我校材料学院,他真正学会了如何做科研、如何选题并受益终身,在这里的学习成果促使他于1996年破格晋升为教授,导师与他情同父子,结下深厚情谊,老师们严谨细致的学风教风也影响着他的成长之路;1996年陈光赴西北工业大学铸造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傅恒志院士,开启了凝固技术与新材料研究的新天地,奠定了科研腾飞的基础;2001年陈光在南京理工大学创办联合实验室;2007年赴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访问研究一年半。

在报告的学术部分,陈光讲到,减重是航空航天武器装备发展永恒的主题,飞行器每减重一克的经济效益将近一百美元,航天航空是为减轻一克而奋斗,他用详实的数据和举例向师生阐释“一克质量一克金,克金难买克质量”的涵义。航空发动机转子叶片对轻量化有重大需求,如果减重、减小离心载荷,就可变革发动机设计,提高推重比等技战指标,问题的难点在于金属熔点与密度正相关,耐热与轻质难以协调。上世纪50年代TiAI金属间化合物的发现,让这种熔点更高、质量更轻的材料成为研究主流,但这种材料的半脆性、相变复杂、室温脆性、附加成本高与首次商用风险等特点,使该项研究在国外长达半个多世纪,面临诸多实际应用挑战。

他随后介绍了我国TiAI合金的研究情况,我国该项研究起步较早,得到了多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的支持,已故陈国良院士发明的高铌钛铝等中国科学家成果获得世界公认,陈光院士讲到,该项材料的研究应坚持科技自立自强、独立自主的原则,经过多年不懈奋斗,我国TiAI合金走到了规模应用的前夜。紧接着,陈光院士用多个图表向在场师生详细阐释TiAI合金相图与相变等情况。

根据定向凝固技术面临的挑战,陈光院士团队提出“全过程控制晶体取向”是突破技术局限性的根本途径,经过定向热处理研究,发现定向凝固存在的特殊现象,从而提出并建立固态相变晶体取向调控原理与判据,实现了自主可控,发明了液—固与固—固相变协同控制的晶体生长方法,在多种合金体系中得到验证,可以有效控制凝固后具有复杂固态相变材料的最终晶体取向,解决了久攻未克的国际难题,实现了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变跟跑为领跑,至今仍是世界唯一。

陈光院士团队的研究论文被45个国家和地区的404个研究机构和大学正面引用,获得全世界多位著名科学家的高度评价,形成重要的国际学术影响力。陈光院士强调,做科研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材料学院有众多投身于国防科技事业的校友,学院可以充分利用校友资源,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陈光院士团队将“为国铸重器,为党育英才”作为目标,团队将秉承红色基因,突破材料技术,助力鹰击长空。

在场师生向陈光院士就TiAI合金在实际使用中重点关注的缺陷、如何检测缺陷、3D打印中如何避免TiAI合金的脆性、TiAI合金未来工程应用的难点等问题,进行提问交流。

周华民院长对报告作总结发言,他提到,陈光院士的报告深入浅出、思想新颖、内涵丰富,体现了亲如父子的师生情,矢志不渝的报国情和扎实深厚的理论基础,让在场师生理解了TiAI合金的研究,通过讲述该项材料的研究过程教育大家如何做研究,如何做学问。陈光院士的报告拥有极强的实践性、指导性、针对性,为学院深入推进改革创新,打造科技创新平台,营造科技创新氛围,助力学院高质量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希望学院广大师生员工切实增强科技自立自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提升科技创新的能力与水平,不断增强办学实力与服务能力,为建设特色鲜明国内领先的材料学院和材料学科,作出更大的贡献,向陈光院士学习和致敬。

材料学院70周年院庆院士专题报告会暨材料强国论坛为与会者呈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术盛典,现场气氛活跃引发共鸣,在思考探讨与启迪中,论坛圆满结束。学院全体党政班子成员、工会主席、老领导,学院师生代表等参加论坛。


陈光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当时的机械二系)铸造专业1986级研究生校友、南京理工大学教授、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科协副主席、国家重点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曾获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专利发明人奖、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留学回国先进个人、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主要从事金属材料与加工科学技术研究,在轻质耐热金属间化合物、高温合金定向凝固、非晶复合、钢铁及加工的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方面,做出重要创新性贡献。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科技一等奖5项,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授权发明专利84件(含国际专利4件)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


图片摄影:操莉、胡功


Copyright © 2016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