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曦 高开鹏)2020年11月19日至20日, “极深研几·见微知著” 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微结构摄影大赛决赛暨第十次大赛理事会议在同济大学举行,本次大赛由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上海市显微学学会、上海交通大学主办,同济大学承办。
![](/__local/A/6D/96/3C7197D150B2C125BFAAE83F16C_D559067B_44459.jpg?e=.jpg)
本次微结构摄影大赛参赛作品来源于材料表征设备拍摄的照片,通过后期处理增加艺术效果。大赛从艺术性、学术性、专业性三个重要方面对参赛作品进行考察,经过选手投稿、资格审查、专家评审、网络宣传投票,共遴选出技术创新组8件、艺术创新组30件作品入围最终的决赛环节。材料学院研究生程奎、杨默等同学凭借作品《CrCoNi基多主元合金晶界强化机理》入围决赛,参与技术创新组大奖角逐。研究生岳亚妹和黄剑瑜的作品《天堑变通途》、郑伟杰和邵雨曼等同学的作品《沐浴日光》、李想和刘德重的作品《樱花树下的少女》、温红宁和曾凡宜等同学的作品《秋鸦》入围决赛,参与艺术创新组大奖角逐。
![](/__local/B/D0/AA/AFF5DF0DCDEDFA5488E5D8E205A_9186549C_4AF85.png?e=.png)
![](/__local/3/E7/AD/63438F2E26281E1E9000B208460_3BA5D608_3F683.png?e=.png)
11月20日下午,大赛决赛评审会议在同济大学嘉定校区安楼A202智慧教室举行,我院五组决赛选手与30余所高校的数十名选手齐聚线上,参加线上答辩。
![](/__local/C/70/8E/FAAE7870159A625E13B6BACF657_DC123373_3A350.jpg?e=.jpg)
在历时六小时的决赛答辩中,我院五组选手的作品充分体现了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的高度结合,不仅表现出高超的微观表征技术,更表达了同学们对科研工作执着追求的创新精神,特别讴歌了疫情防控中的人民英雄,赞颂了伟大的祖国。
![](/__local/4/26/91/42B87D1386735D12F0185775143_EC1CB8D1_4A247.png?e=.png)
![](/__local/0/56/9D/9AEE4E9029FB74B1D14C2408FC6_252E4B6A_DECB.jpg?e=.jpg)
经过激烈的角逐和评委认真的评审,我院参赛作品《CrCoNi基多主元合金晶界强化机理》荣获技术创新组二等奖、参赛作品《秋鸦》荣获艺术创新组一等奖、《天堑变通途》荣获艺术创新组二等奖、《樱花树下的少女》和《沐浴日光》均获艺术创新组三等奖,我院荣膺优秀组织单位奖。
![](/__local/4/58/D1/D2EB68FE50D0EF25336D8329DE6_5DBFB54B_3DB7F.jpg?e=.jpg)
2020年全国微结构摄影大赛历史六个月,在11月20日成功落下帷幕。学院研究生工作组王曦老师在4月中旬接到此次比赛任务后,积极联系邀请学院导师以及研究生,就参赛队伍的组建、队伍的训练、比赛后勤保障等作了细致的规划。
大赛促进了材料学子对材料研究的兴趣,展现了材料之美,培养了材料相关专业学生对微结构的研究兴趣,提高其仪器使用水平与艺术鉴赏能力,同时促进各高校材料学科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进步,将科学性、艺术性、创新性、技术性的结合推向了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