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人战“疫”的一天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2-26 点击量:

(通讯员 李婷)今天是226日,武汉封城的第35天,学校封闭的第16天。在这暂时停滞的日子里,材料学院的老师们抱着必胜的决心,正以各自不同的方式,与疫情艰苦作战,书写着抗“疫”日记。




——早上8,《材料加工工程》课程准时开讲,任课老师周华民教授熟练的进入网络直播平台,在电脑前开始授课。课上,师生讨论热烈,学生不断提问,周老师实时答疑解惑,虽相隔千万里,一堂课仿佛带大家回到美好的校园。


“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为保证疫情时期的教学质量,全院教师精心准备,个个秒变“网红主播”,积极探索各种适合本课程学习的教学平台和教学方式。217日起,我院39名教师承担的22门课程45个课堂均顺利开课,身处全国各地的同学通过录音版PPT、线上直播、MOOC课、网络学习APP等多种形式进行着课程学习,在这个战“疫”的特殊时期,师生一心,共渡难关。

 


——上午9,学院机关党支部微信群响起了温馨提示:“各位老师,新的一天,请大家报平安及在微校园系统填报健康状况,大家开始接龙啦!”这是机关支部书记杨翔开始了每日健康情况信息上报工作。

 


——上午1050学院党委书记李毅作出要求,每天上午11点,学院党委务必要对全院教师的健康情况掌握全覆盖。学院教工支部书记微信群消息不断:“连接与电子封装中心无异常报告”、“退休人员无异常情况”、“快速制造中心一切正常”......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123日封城起,学院党委立即通过党支部建立起全覆盖防疫工作体系,及时传达防疫通知、宣传防疫知识、掌握健康动态、开展防疫工作。启动教职工健康动态一日一报制度,建立起支部书记、支委与每一位教工“一对一”联络机制,每天实实在在将健康数据向党委汇报。

 


——上午11,党员肖建中来到退休老师家门外,将一袋药品放在门口后离开。此时,袁新华也顺利将蔬菜等生活物资送抵崔崑老师家门外。巴基斯坦专家及家人因疫情滞留武汉,在生活必需品缺乏的情况下,贾礼超老师为他们送去了米、油、菜,杨翔为他们购买体温计,协助他们做好健康监测。

 


——下午1,袁新华、张日华、张文军、王曦四位老师脱下厚厚的防护服,准备交接换班。此时,他们已经在学校家属区第八网格工作了4个小时,落实小区封闭管理要求,为所负责区域内的居民提供送菜、送餐、送药到楼栋门口。此外,还有周华民、樊自田、蒋文海、廖敦明、刘鑫旺、金俊松、黄志高、朱彬、黄安国等老师参与到重点楼栋值守和网格服务工作,他们是风雨中的“逆行者”,以实际行动铸就红色防疫屏障。

 

从左至右:王曦、袁新华、张日华、张文军

 

左一:周华民


从左至右:廖敦明、刘鑫旺、金俊松、蒋文海


黄志高、朱彬老师在网格服务点工作


——晚上7,卢兴、吴甲民、曹彪、周坤老师完成了对学院负责的10个单元房屋入户排查工作,对所有住户逐一进行敲门排查,对居住人员健康状况和登记情况做好询问和记录,对区域内情况逐一摸排,严格执行不漏一户、不漏一人的要求。


从左至右:曹彪、卢兴、吴甲民、周坤


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26日,学院成立“抗击疫情党员突击队”,25名党员主动请战,冲锋在前,志愿参与防控工作。学院“突击队”在学校统一领导下,协助实施校园群防群治、联防联治,下沉社区,参与入户排查、校内劝导、送餐等服务工作。目前,“突击队”队伍还在逐渐壮大,已达到X人,非党员教师俞彦勤等老师也积极参与到战“疫”志愿服务中来。疫情无情人有情,奉献担当践初心使命,党员们在关怀和服务学院师生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晚上8,学院学工工作群里,辅导员周坤老师准时提醒“各位老师,以上是截止今日20点全院学生健康上报情况,请查收。”为及时、准确了解2100余名学生每日情况,辅导员老师们会在这时对未上报健康情况的学生通过QQ、微信、电话等多种方式进行一对一联系,询问学生身体情况,关心学生心理健康。近日,学院学生健康上报率达到100%,做到全覆盖、无遗漏。



——晚上830,蒋文海老师准时上线,参与所在本科材卓党支部召开的“坚定信心,众志成城,共克‘疫’艰”专题组织生活会。215日至20日,学工组所有辅导员均下沉到学生党支部,参加学生支部组织生活会,了解同学们在疫情期间思想动态,引导同学们在疫情期间更要坚定信心,坚定信仰,勇担时代责任和使命,以一世之学济一世之治。


——晚上10,“战‘疫’宣传”微信群发来提醒,负责学院宣传工作吴秋凤老师投入到学院公众号微信推文审核中,疫情期间,学院发布《材料学院致全体师生、校友的一封信》、《致材料学院在汉学生的一封信》,传递各级组织抗疫决心,提振师生抗疫信心;通过公众号平台已累计发布疫情防控专题推文22篇,面向师生及时传达疫情信息、普及防控知识、传播正能量。

 

真正的勇敢,不是无所畏惧,而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心生畏而毅然为之。

亲爱的老师们,面对疫情,你们以为自己能做的不多。但你们眼中的微不足道,却有着特殊的力量。

这场战役,是14亿人的战“疫”,攻城不畏艰,我们一直在一起。

我们坚信,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待春来,山川无恙,所有美好都将如期而至。



 

Copyright © 2016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