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H1N1流感重症与危重病例诊断标准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09-11-11 点击量:

甲型H1N1流感重症与危重病例诊断标准

(一)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为重症病例:

1.持续高热>3天;

2.剧烈咳嗽,咳脓痰、血痰,或胸痛;

3.呼吸频率快,呼吸困难,口唇紫绀;

4.神志改变:反应迟钝、嗜睡、躁动、惊厥等;

5.严重呕吐、腹泻,出现脱水表现;

6.影像学检查有肺炎征象;

7.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心肌酶水平迅速增高;

8.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

(二)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为危重病例:

1.呼吸衰竭;

2.感染中毒性休克;

3.多脏器功能不全;

4.出现其他需进行监护治疗的严重临床情况。

校医院

2009-11-10

沉着应对甲流感

我省甲型H1N1流感(甲流)疫情已进入流行高发期和持续快速上升期,流行规模和强度将会明显增多,流行周期可能会持续发展。随着甲流感疫情的变化,目前防控重点确定为减少重症病人,降低死亡率。卫生部下发最新甲流诊疗方案对甲流病人进行分级救治。即对轻型病人实施居家治疗,对重症和危重症病人及时转送到定点医院住院治疗。针对目前疫情,我校在甲流防控方面采取的措施如下:

一、加强领导,随着疫情的进展,领导成员将及时认真解读卫生部门关于甲流防治的最新文件,并严格按照上级卫生部门文件精神,全面部署校园甲流预防和甲流患者的分级救治管理工作。

二、加强发热病人救治,目前校医院发热病人明显增多,校医院将按文件精神认真做发热患者的排查、诊断、分级救治、信息登记和报表等工作。

三、加强甲流知识宣传,提倡群防群控

1 出现甲流疫情以来,医院保健科以科普、网络、上课和板报形式,通过居委会、后勤物业、院系、学生处、工会等途径,向全校师生和居民宣传甲流防控知识,甲流是可防可治的。目前疫情虽然进入流行高发期,但病情多数较轻,大部分病人发热不超过三天,只有极少数病人可发展为重症病例。

2 保持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提高自身抗病能力。

1)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放松心态,营养膳食,坚持适当锻炼,确保睡眠充足。

2)少去人群密集的场所,避免与看起来身体不适和有发热及咳嗽症状的人密切接触。

3)注意个人卫生,经常用肥皂和水清洗双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事后务必洗手。

4)保持环境卫生,勤开窗,保持居家和工作场所的良好通风。

5)如果出现发热和感冒症状,请及时到校医院就诊,轻症病人请尽量在家或寝室休息治疗,不要带病上班或上学。病情加重如出现高热超过3天;剧烈咳嗽;呼吸困难;严重吐泻脱水;神志改变等症状,应及时复诊,以便得到妥善治疗。

校医院

2009-11-8

校甲流防控领导小组紧急会议

近日来,校医院接诊的发热患者明显增多,针对目前甲型H1N1流感疫情已进入流行高发期和持续上升期,根据卫生部最新下发甲流诊疗和监测方案精神,学校于119上午召开了甲流防控领导小组紧急会议,会议由杜校助主持,向校长、张校长以及校办、校医院、学生处、后勤、附中、附小、幼儿园、宣传部、街道办等部门有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上杜校助宣读了卫生部最新甲流防控文件,各单位分别就自己前阶段的甲流防控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学校下阶段甲流防控工作进行了讨论,最后由向校长和张校长对会议进行了总结并部署了下阶段学校甲流防控工作:

一、加强甲流防控工作领导,各单位领导要重视甲流的防控工作,一把手要亲自抓,密切关注甲流发展事态,及时交流汇报单位的甲流防控情况。

二、严格按照文件精神开展防控工作,根据目前甲流发展趋势,随时解读有关上级卫生部门颁发的甲流防控文件,随疫情变化及上级部门的要求及时做好防控工作。

三、加强甲流防控知识的宣传,利用网络、广播、板报、讲座、科普等形式,通过校办、宣传部、学生处、工会、老干处、居委会、后勤等部门,将防控知识普及到居民及师生员工,让大家认识到甲流是可防可控的,避免居民及师生员工的恐慌情绪。

四、加强防控,提倡群防群治,要求居民和学生每天晨检,要求院系分管学生书记及辅导员每天下到班级或宿舍巡视,将异常情况及时与医院公卫科联系,以便及时协调处理。

五、发热及流感样症状的患者及时到医院就诊,轻症居家隔离治疗,重症住院治疗。

六、校医院加强发热患者的管理和救治,医院已将东校区医院二楼和主校区住院部二楼东侧病房作为发热留观病房。

七、保持信息畅通,校医院将对发热患者发展事态密切关注,及时进行登记排查、直报,发现问题,及时与学校甲流防控领导小组汇报。

八、校医院制定了甲流爆发流行的应急预案,对应急物资、场所和人力等都做了相应准备。

校甲流防控领导小组

2009.11.09

'); for(var i=0;i
  • "+l.split(',')[0]+"
  • "); } document.write(""); }

    Copyright © 2016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